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东南部
有一片21万公顷的大湿地
扎龙国家级自然维护区
2023年6月29日拍照的扎龙自然维护区风光(无人机相片)。
从齐齐哈尔市区开车
前往扎龙自然维护区
会经过一段“音乐公路”
轿车从路面驶过期
便响起一段悦耳的旋律
这段旋律
来源于歌曲《一个实在的故事》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传闻
有一位女孩,她从前来过
走过这片芦苇坡,你可曾传闻
有一位女孩,她再也没来过……”
歌词中的这位女孩
名叫徐秀娟
17岁便成为扎龙自然维护区的养鹤员
这是徐秀娟与湿地中的鹤。
1981年在扎龙自然维护区拍照的丹顶鹤。
因为丹顶鹤的特别习性
其时维护区对丹顶鹤采纳
“人工孵化+户外散养”维护方法
这种“半野化”方法成活率最高
野性坚持最好
徐秀娟来到维护区后
爱鹤如命
由她独自养殖的小鹤
成活率达百分之百
她驯化的小鹤
能在她的带领下
到户外漫步、寻食、捉虫
在她的指挥下腾飞、舞蹈
这是徐秀娟与湿地中的鹤。
1981年在扎龙自然维护区苇塘中拍照的丹顶鹤。
江苏盐城是丹顶鹤的越冬地
1986年
徐秀娟受盐城约请
揣着3枚鹤蛋
登上从黑龙江开往江苏的列车
在她的尽力下
丹顶鹤初次在越冬地人工孵化成功
徐秀娟生前作业相片。
她忘我地投入到养鹤作业中
可命运却如此严酷
在盐城作业的第二年
她因寻觅迷路的天鹅
疲劳过度
淹没在沼地里
这个美丽的女孩
终年23岁
被追以为我国环保阵线第一位勇士
徐秀娟勇士的旧照(中)(2017年8月17日摄)。
徐秀娟挂念的作业没有划上句号
几十年来
一代代驯鹤人接过火炬、续写奇观
1981年,扎龙自然维护区的养殖人员正在给鹤群喂养。
1992年,扎龙自然维护区的科研人员在挑选鹤蛋预备进行人工孵化。
2007年7月12日,扎龙自然维护区养殖员夏艳精心照料刚出生11天的小丹顶鹤。
徐秀娟勇士的侄女徐卓结业后回到了扎龙自然维护区作业(2017年8月17日摄)。
多年来
经过采纳长效补水机制
生态移民搬家等方法
扎龙的丹顶鹤野生种群不断强大
2003年4月26日,黑龙江省中部引嫩工程开端向扎龙湿地补水。
这是扎龙自然维护区核心区第一批搬家居民安顿点齐齐哈尔市铁锋区扎龙镇哈拉乌苏村泉畔家乡(2018年7月17日摄,无人机相片)。
2013年6月5日,游人在扎龙自然维护区观看正在“放飞”的人工养殖丹顶鹤。
2019年12月19日,丹顶鹤从扎龙自然维护区的芦苇丛上空掠过。
在各方共同尽力下
当地自动救助受伤鸟类的大很多了起来
2011年10月27日,扎龙自然维护区作业人员为受伤的东方白鹳做查看。这只腿部受伤并患肠道病的东方白鹳是齐齐哈尔市泰来县泰来镇居民闫子辉发现并救治后,被送到扎龙自然维护区作业人员手中的。
2018年8月25日,大庆市林甸县野生动物维护人士在扎龙自然维护区内放飞东方白鹳。
越来越多的丹顶鹤
在扎龙逗留停步、繁殖成长
1975年建区之初
扎龙的丹顶鹤总数仅140只左右
现在维护区野生丹顶鹤种群数量
稳定在300只左右
已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
数量最多的野生丹顶鹤繁殖地
1983年在扎龙自然维护区拍照的丹顶鹤。
1992年在扎龙自然维护区拍照的户外放养幼鹤。
1992年,在扎龙自然维护区,两只白枕鹤带着它们的孩子在草丛中游玩。
2003年7月5日,扎龙自然维护区的丹顶鹤在展翅飞翔。
2008年7月3日,在扎龙自然维护区,一只丹顶鹤在引颈长鸣。
2010年5月26日,在扎龙自然维护区内,一群丹顶鹤从天空掠过,招引了很多游客的目光。
2014年6月28日在扎龙自然维护区拍照的丹顶鹤。
2015年6月25日,几只丹顶鹤在扎龙自然维护区内寻食。
现在
扎龙自然维护区具有
鸟类、植物、鱼类、昆虫和兽类等
丰厚的生物资源
是松嫩平原保存最完好
生物多样性最丰厚的
湿地生态系统
2006年8月29日在扎龙自然维护区拍照的皇冠鹤。
2020年4月1日在扎龙自然维护区拍照的反嘴鹬。
2020年5月20日在扎龙自然维护区拍照的须浮鸥。
2023年3月27日,在扎龙自然维护区,东方白鹳在新巢上孵蛋,空中飞过一群大雁。
2023年6月29日拍照的扎龙自然维护区风光(无人机相片)。
2024年5月2日在扎龙自然维护区拍照的白额雁。
2024年5月18日在扎龙自然维护区拍照的泽鹬。
白云悠悠
群鹤飘动
吹过扎龙的风里
有她的故事
2024年5月21日在扎龙自然维护区拍照的丹顶鹤。
2024年5月21日在扎龙自然维护区拍照的丹顶鹤。
2024年5月21日,在扎龙自然维护区,丹顶鹤在给雏鹤喂养。
记者:张涛 蔡湘鑫
拍摄:刘向阳 许必华 徐英杰 周确 鲁金博
梁冬 刘勇贞 张涛 王建威 王凯 王勇刚
苏岩 张玉林 梁志强 郝劲飞
修改:费茂华 刘金海 张铖 邵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