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台湾作家白先勇(右)在台北《牡丹花开二十年——芳华版〈牡丹亭〉与昆曲复兴》新书出书宣布会上为读者签名。新华社记者 齐菲 摄 新华社台北3月27日电(记者齐菲、赵博)《牡丹花开二十年——芳华版〈牡丹亭〉与昆曲复兴》新书出书宣布会27日在台北举办。本书由台湾作家白先勇任总策划,录入芳华版《牡丹亭》主创团队及学者专家等近80位作者著作,是芳华版《牡丹亭》二十年全记录。
“我与昆曲结了一辈子的缘……第一次触摸昆曲就好像冥冥中有一条情索把我跟昆曲绑在一同,分不开来了。”白先勇如此回想他与昆曲的缘起。2000年,白先勇在美国家中突发心脏病,命悬一线。他在书中自述,生死攸关的时间,专心悬念的竟仍是昆曲。因不忍见昆曲式微,2003年白先勇同江苏省姑苏昆剧院协作,担任总制作人,集结两岸文明及戏曲界精英联手创造芳华版《牡丹亭》,并于2004年在台北首演,自此牡丹盛放已二十载。
这是3月27日在台北拍照的《牡丹花开二十年——芳华版〈牡丹亭〉与昆曲复兴》一书。新华社记者 齐菲 摄 据了解,《牡丹花开二十年——芳华版〈牡丹亭〉与昆曲复兴》共6辑,除白先勇的个人叙述外,还有主创团队回忆二十年的征途,导演、艺术辅导解析芳华版《牡丹亭》的舞台美学建构,艺人共享拜师学艺之路等内容。书末附有多篇学术论文及文献,并有逾200帧全彩剧照及暗地作业照。
在宣布会现场,白先勇及多位主创共享了芳华版《牡丹亭》台前暗地的前史相片和宝贵故事,精彩动情处引发读者阵阵笑声与掌声。
“昆曲是以最美的方式,体现中国人最深入的爱情。”白先勇说,期望经过芳华版《牡丹亭》让年轻人认识到咱们几千年传统文明的美学成果,引发他们对传统文明的决心。
《牡丹花开二十年——芳华版〈牡丹亭〉与昆曲复兴》日前由台湾联合文学出书社出书发行。出书社方面表明,该书中文简体版正在准备中。